一、嬰幼兒飲食指南
1.母乳哺育應被鼓勵與支持
眾所皆知,毋乳是寶寶的最佳食物來源。母乳會提供嬰兒成長和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建議媽媽在決定放棄自行以母乳哺育,並選擇採用配方奶粉前,應先諮詢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意見再做最後的決定。
2.餵食各種不同的食物
寶寶最初只吃一種食物:母乳或配方奶粉,並且從中已能獲取足夠的營養供給,直到四到六個月時,成長中的寶寶對營養的需求超過母乳或配方奶粉所能提供的營養成分,譬如他們需要更多鐵質的補充。此時,也就是需要為他們添加副食品的時刻,以提供更多的營養補充幫助他們成長發育。不要因為任何理由而放棄嚐試副食品。到大約十二個月時,給寶寶餵食的食物種類,應該更廣泛,一般大人所吃的大部份食物,他也可以一起吃。
3.避免餵食過量或不足
父母餵食寶寶時,應注意要適量,過多或不足都不符合健康的原則。
4.水是最好的飲料
直到十二個月大,母奶及配方奶將是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通常吃母奶的寶寶不太需要喝其他的飲料。如果想要給寶寶喝一些其他的飲料,譬如在大熱天或要教導寶寶使用杯子喝時,水將會是最好的選擇。千萬不要給寶寶餵食帶甜味的果汁或飲料,尤其是不要放在奶瓶中餵食,寶寶吃甜食的機會愈多愈容易造成蛀牙,此外,含有酒精性的食品會影響發育,絕對不適合給寶寶食用。
5.糖不需要另外添加
醣類是提供身體熱量或卡路里的來源之一,它以許多種形式存在。奶(包括母奶,配方奶及牛奶)中的糖是低甜度的乳糖,而通常加在食物中使其有甜味的糖則是高甜度的蔗糖。帶有甜味的食物對寶寶而言並不是必需的,尤其多餘的糖容易產生飽足感,減少來自其他食物的營養攝取。
6.低鹽食物要慎選
天然食物中所含的鹽份足以供身體所需,而且寶寶的味蕾敏銳,食物的天然味道是很吸引他的。為寶寶烹調食物時不需再加鹽,而且有鹹味的點心食品通常並不被鼓勵給小孩食用。
7.含鈣食物多攝取
骨骼的發育在出生的第一年發育很快,第二年就趨緩慢一直到二十歲發育才會停止。在身體的發育中,骨骼的發育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一個人的骨架,有了良好的骨骼才有良好的姿勢及保護人體的內臟。所以應多給予幼童含鈣質高的食物如脫脂奶、全脂牛奶、蛤蚌、豆腐、小魚干、綠菜葉等食物有了足夠的鈣質,才能使骨骼發育健全。
8.含鐵食物要多吃
穀類食品通常是寶寶接觸的第一個鐵質含量高的食物,而早餐穀類食品通常都會添加更多的鐵質。七個月時,給寶寶補充鐵質的最好食物就是肉類,它不但容易被吸收,而且會幫助來自其他食物中鐵質的吸收。

二、副食品的添加
1.給寶寶吃副食的目的是什麼?
添加副食品的目的,在於訓練寶寶吞嚥食物和咀嚼的能力,以這漸適應一般的食物,為斷奶作準備,並供給較多不同的營養來源:在出生六個月內,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小寶寶只能適應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嬰兒時期「唯一」的食品,慢慢趕不上生長的需求,特別是鐵質、蛋白質、維生素方面;因此才有必要開始添加副食品來補充營養之不足。
「斷奶」有許多意義,包括從母奶變為嬰兒奶粉;從液體食物變為半固體食物;而食器也逐漸從奶瓶變成杯子、碗碟及湯匙來餵食;從吸吮變成咀嚼吞嚥或就嘴喝下;從單一變成多樣化的食物。
餵食副食品除了滿足口慾、飽足感及攝取營養的目的外,另一層重要的意義是要訓練小寶寶自己進食學習手腦的協調。所以當寶寶一直很有興趣和媽媽在進食時搶湯匙時,您就可以讓他學著自己吃,媽媽要做的是:給他安全食器與環境就可以。
2.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
寶寶滿四~六個月以上,即可開始在兩餐之間餵食副食品:除了維他命D以外;母奶的營養,足以供應大部份嬰兒至少三個月的全部營養需要,甚至足以供應嬰兒大部份的營養需要至六個月大。
隨著年齡的增加,自五、六個月起,部份母奶中的營養已不足以完全供給嬰兒所需要的營養,此時即需要以副食品的添加來補足。四~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則最好都能由米粉開始為他添加副食品,為斷奶做準備。
3.為什麼從4~6個月大時開始吃副食?又為什麼從米粉開始?
這是因為寶寶在五、六個月時,其胰澱粉脢的分泌能力漸趨成熟,所以有足夠的能力去消化吸收米、麥粉中的澱粉,太早開始添加副食品、容易引起寶寶對食物過敏,無益而有害。此外,一般的嬰兒穀類食物有添加鐵劑,除了供給寶寶需要的熱量外,並補充鐵質,維他命B及纖維素。由於米粉又比麥粉對嬰兒較不具過敏性,所以更適合給寶寶做為副食品。
4.添加那些副食品?是不是愈多愈好?
如前述一般副食品的添加皆由米、麥粉開始,待寶寶逐漸適應方可以開始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為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米、麥粉引起過敏的可能性為高。
剛開始給寶寶吃新的副食品時,須從一種而且少量試起,待確定無任何不適,再漸漸加量。隨著年齡的增加,食物的種類可以逐漸增加。記住,一次只能添加一種新的食物,以觀察是否有不良的反應,而且一星期內最好不要添加兩種以上新的食物。因為嬰兒的小腸黏膜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將食物中的大分子整個吸收而造成食物過敏。
當副食品的量及次數逐漸增加時,餵奶變成副食,而固體食物則由副食成主食。由於固體食物逐漸增加,為了避免滲透壓過高,所以也要為嬰兒補充足夠的水分,喝飲料時也最好逐漸改用杯子喝。
5.米、麥粉可不可以加在奶瓶中?
很多人都習慣把米、麥粉加在奶瓶中與奶水一起沖泡給寶寶吃,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使用方式。因為如果把米、麥粉加在奶瓶中,一來無法達成其讓小寶寶學習吞嚥半固體食物,練習咀嚼和利用湯匙的目的;二來有可能因減少奶粉量造成寶寶營養攝取不足;此外,亦會使寶寶減少水分吸收,並佔據其太多的胃納量,造成飽足感,進而減少奶之吸食量。有關於米、麥粉正確的使用時機和方式是:最好在兩餐之間,將米、麥粉盛裝在碗或林內,以湯匙餵食。
6.添加副食品有那些基本原則
綜合以上所述,為寶寶添加副食可歸納為以下七項基本原則:
(1) 最好將食物盛裝在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進食方式。湯匙以小且呈淺凹型的為佳,如咖啡匙就很適合,餵食時將食物放入舌頭中間,便於吞嚥。
(2) 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食物,待寶寶適應後(約二週),再添 加或更換另一種食物。每吃一種新食物時,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及皮膚的狀況,若有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並帶寶寶去看醫生,以確定病情。
(3) 準備餵食前應洗手,並注意餐具的清潔,最好有專用的餐具。
(4)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副食品再喝奶的習慣,剛開始寶寶會對用湯匙進食感到不習慣,這是舌頭及嘴巴的肌肉協調能力不佳所造成的。但還是要讓他練習,食物量最好從一茶匙開始,濃度也由稀到濃,第一次可以給流質食物,而後再逐漸進到糊狀食物。
(5) 寶寶的姿勢以坐位或半坐位為宜。
(6) 以輕鬆愉快的態度餵寶寶,不要強迫進食,若寶寶正值腸胃不適期,可延後再開始。
(7) 不要以大人的口味來衡量寶寶,不用添加調味料,如蔗糖、味精、鹽、醬油等,因為寶寶沒有口味之別。這一點很重要,這是培養其一生良好飲食習慣的關鍵,愛吃甜容易蛀牙,或因長期飲食過量而致發胖也不健康,所以不但副食不應太甜太鹹,寶寶的奶粉也不宜加糖。

三、營養的均衡完整
1.孩子的營養夠均衡完整嗎?
●嬰幼兒階段的營養,決定孩子的一生!
中國老一輩有所謂"三歲定終身"的說法,事實上一點也不假。這階段的孩子成長快得驚人,身高、體重有顯著的變化。週歲的寶寶,不僅體重比初生時增加了2倍,身高同時也增加了l/2。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顯示,一歲大的幼兒在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上應達二十歲成人的1.6一2倍以上(以單位體重比較)。此外另一項實驗也證實,一個週歲的孩子,一小時的活動量與體力、遠超過一個橄欖球員。因此從小為孩子打下良好的營養基礎,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原動力,也是每個父母對孩子期望最實際的支持。
●孩子的營養攝取有不均衡完整的現象,甚至包括鈣和維他命c也有不足
根據馬偕醫院小兒科李宏昌醫師,針對國內近三百名二歲半以下幼兒所做的調查顯示,台北地區三個月至二歲半的嬰幼兒,普遍有總熱量攝取不足的情形發生(僅達建議值的70%~77%),這點會造成寶寶的生長上的遲緩。此外1~2歲半的幼兒在維他命D、E、B1、B6及鐵、鋅、銅…甚至連最熟悉的維他命C和鈣也有不足的現象。
根據日本厚生省的建議,日常飲食均衡完整的原則是每天至少吃30種不同的食物。生活愈富裕,步調也愈快,三餐的調理也日益困難。所以兒童飲食營養不均衡之問題日益嚴重。
●為什麼"營養均衡完整"是很重要的?
營養均衡完整是寶寶健康及發育的必要基礎。如果沒有均衡完整的營養,而只重視某種單一的營養素是不夠的。因為營養素在身體內,是要靠互動關係,才能有效被吸收利用。例如骨骼、牙齒的成長需要鈣,但鈣的吸收又受磷和脂肪吸收的影響。另一方面,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吸收之後的鈣,必須有維他命D才能在骨骼中沉積。所以,唯有透過均衡完整的攝取,才能讓營養素發揮最大的效用,充份補充孩子身體所需。
●孩子腦部與視網膜的發育,需要DHA
根據醫學文獻報導,人體組織中,DHA在視網膜及大腦皮質內,佔有很高的含量比率,顯示DHA在腦部及視網膜的功能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寶寶腦部的發育,在嬰幼兒階段迅速成長,四歲腦部重量已達成人的80%,七歲時完全發育成熟,腦部的發育,需要DHA。
●鋅(ZINC),與學習及行為表現有關
鋅的攝取不足,會影響幼兒的發育。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鋅與學習及行為表現有關。此外,挑食的孩童,因胃口不佳而造成發育遲緩時,應該聯想到鋅的缺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眼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